夏季農忙剛結束,家庭農場主就把穴播機送進了松江農機維修服務中心,為機器做檢修,更換零部件。技術人員調試后,將與機器二維碼配套的相關信息錄入數據庫,“問題清單”隨即顯示在屏幕上。隨后,技術人員帶著掃碼槍進入倉庫,掃碼后,將更換的新零部件也被錄入系統清單。
從檢查到維修,全程無紙化操作,目前,松江農機維修服務中心正在調試數據庫系統。大修入店,小修進點,搶修在田,在松江,借助數據庫建設,以農機維修、銷售、處置和培訓為核心的四位一體創新“4S”農機服務模式,讓家庭農場主從此有了更放心的后勤保障。
農機4S店讓農場主更省心
每臺機器都有二維碼
檢修工位上,取代手寫“小白板”,一塊與電腦相連的電子屏正在調試。每臺農機都會配備的二維碼。掃碼后,農機機型、人員信息、故障檔案,以及所需更換的零部件型號、信息都在電子屏上顯示,檢修進度一目了然。
據介紹,今后,凡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的新機器,在被家庭農場主“認領”之前,都將有專屬的電子檔案系統,單次維修、保養,零部件更換,檢修時間、地點等,所有信息都將進入系統。
眼下,倘若遇到農忙緊急維修時,農場主可通過“農機維修”微信號,發送“位置”共享,再拍張問題圖片上傳,待技術人員甄別后趕赴現場維修。隨著二維碼檔案系統完善,今后,技術人員可通過手機調出機器故障檔案,維修更有針對性,可大大提高農忙時節農機的搶修效率。
建立補貼農機處置平臺
運用數據庫為家庭農場主提供“一條龍”服務,不止體現于維修保障。目前,我區家庭農場主要購置補貼農機具,將統一在這里購買,舊農機的處置也將統一在這里完成。2015年11月,區農委和區財政局聯合發文,委托上海農村產權交易所試點成立了專屬的補貼農機處置平臺,為享受購置補貼的農機參與二手交易提供便利。從前,這些農機后續處理多由農民自己想辦法,報廢、換新等問題缺少監管,也缺乏評測機制。建立農機數據庫后,檢修、保養等信息完備。經過測評,被認定為“可處置”的農機將統一進入交易平臺,面向國內相關市場掛牌競價銷售,并同步接受咨詢,相關信息公開透明。
對農機全程監管,統一處置交易目前在本市尚屬試點。目前看來,平臺運作收效良好,或將在全市實現示范性推廣。據了解,自平臺成立至今,已實現農機交易58臺。
田間學校培養農機手
在農機維修服務中心一旁,43畝試驗田與正在創建的高水平糧田并無二致。這里的耕作者,是維修服務中心的教練員。夏忙時,翻耕、播種、試手新機器,每年,不同批次的農機手來這里培訓,考出駕照還未購買農機的家庭農場主,也在這里復訓。從技術理論到實踐,作為農機培訓的田間學校,實戰性培養讓農機手素質不斷提高。
除了為農機建立電子檔案,數據庫建設還具體到“人”。近年來,本區積極發展機農結合家庭農場,家庭農場主考核與農機操作技能掛鉤,并成立機農互助小組,在農忙時節互幫互助,以填補人力短缺的不足。隨著數據庫完善,家庭農場主購機檔案、農機操作培訓情況,也將與農機二維碼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