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氣象局新發展起來的農業氣象服務產品更加符合農村發展現狀和農民需求。
氣象中心農業氣象中心副主任李森向記者介紹,就氣象中心層面,目前已撤并的農業氣象服務產品有五個,分別是逐月作物產量動態預報、農用天氣預報、農業氣象災害預警評估、農林病蟲害氣象等級預報和生態月報。其問題主要是產品種類繁多、與社會需求聯系不緊密,有些還存在交叉重復的問題,產品之間的差異性、特點不明顯。調整后的農業氣象服務產品包括農業氣象周報、農業氣象月報、國內作物產量預報、主要產糧區作物產量預報、農業氣象影響預報與評估等。
2017年,中國氣象局農業氣象服務將重點加強春耕春播、“三夏”“三秋”重點時間節點的農業氣象服務、 糧油作物產量預報、生態可靠保障等服務,推出全世界農業氣象監測與作物產量預估產品,為保障糧食可靠和進出口貿易決策提供決策信息。同時還將在兩個方面加大力度,提升服務水平。一是拓展針對大型涉農國企和保險企業的專項服務;二是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氣象,進一步提升智慧氣象服務“三農”事業的水平和能力。2016年,氣象部門積極推進智慧氣象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建立“直通式”為農服務模式,服務終端注冊用戶達230余萬,覆蓋277個市1326個縣。貧困地區氣象信息站鄉鎮覆蓋率達90%?;谥腔蹥庀鬄檗r服務手機APP,利用手機的定位系統,即可在隨機一塊田塊里獲取到相關的氣象服務信息,其服務精度可到10公里之內,后期將逐步推進到5公里,以進一步提高服務的精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