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土地流轉加速和農村人口老齡化,植保問題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短板。航空植保作為現代植保的重要手段,具有作業效率高、省水節藥、適應范圍廣等特點,呈現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態勢。然而,由于行業標準的缺失,導致植保無人機產業魚龍混雜,嚴重影響到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2月26日,航空植??萍紕撔侣撁耍ê喎Q航空植保聯盟)專家委員會暨農用無人機檢測中心平臺在河南安陽成立,將為植保無人機行業標準的建立與執行提供支撐,產業發展三題待解
航空植保聯盟理事長、安陽全豐航空植??萍脊煞萦邢薰径麻L王志國在致辭中表示,航空植保作為解決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的關鍵技術,是進一步釋放農村勞動力的重要載體,但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三大難題:
一,合法性。航空器作為工具應用到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在中國還是新生事物,技術支撐薄弱,社會缺乏廣泛認可,尤其是缺乏行業主管。第二,產業規范化。當前,航空植保標準缺失、良莠難分,需要一個規范、有序、公平的發展環境。第三,行業聚合效應。中國有18億畝耕地,未來將孕育上千億元的航空植保產業市場。龐大的市場蛋糕需要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依托各自優勢,共同推動產業的良性發展。
檢測平臺護航發展
農用無人機檢測中心平臺的成立,將更有利于航空植保突破噴灑不均勻、作業不穩定、施藥可靠保障差等方面的瓶頸,健全植保機械化立體防控體系。而專家委員會的成立將為產業發展提供智慧支持。
航空植保聯盟自去年5月成立以來,通過開展小麥、棉花等作物的飛防聯合測試,對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藥械處處長王鳳樂表示,現代農業需要現代植保,而航空植保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但不同地區標準化建設存在差異。檢測平臺和專家委員會的成立,將對航空植保產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智囊團熱議團體標準
本次航空植保聯盟農用無人機標準由聯盟常務副理事長蘭玉彬主持討論。他表示,目前
農用無人機在很多地區已經納入農機補貼范疇,但拿到補貼仍然需要一個規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農用無人機鑒定標準。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庚對航空植保團體標準的制定表示肯定。他指出,產質量量的把控關鍵在管理,而管理的依據就是標準。他建議農用無人機標準的建立既要參考國外標準制定情況,也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既要保持先進性,也要便于操作和執行,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農業大學植保機械與施藥技術中心主任何雄奎則認為,按照藥箱的容量對植保無人機進行分級,是最基本的標準技術規范。在標準制定中,必須要對作業過程有一個飛高的限制,飛高空域30米,噴霧作業高度目前應控制在0.5~2米。另外,植保無人機作業必須要符合民航的規定,不能影響居民生活和公共可靠。在作業技術規范的標準制定中,飛手作業前必須確定作業的具體參數,包括噴幅、流量、飛行速度以及飛高,明確每畝地的用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