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發展需要 思路創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列社論之二
12月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多個方面傳遞出明年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向,其中,農業被列入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中。
會議對農業的論述涉及多個方面,跟以前的表述也有所不同:要積極穩妥改革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細化和落實承包土地三權分置辦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要嚴守耕地紅線,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快落地,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等等。
上述論述有些是以前經驗的延續,有些則是提出??傮w來看,在新常態下,農村農業發展需要新思路。
在涉農制度體系尤其是農村土地制度方面,需要新突破。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實際上是對此前法規的重申,對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目標,尚有很大距離。未來一方面在《土地法》等重要法律法規的修改方面,值得積極探索,另外許多技術性創新也值得注意。例如,河南省創新推出了宅基地復墾券,復墾券持有者可以參與省域內公開交易,并轉化為資金收益,甚至在下一步的土地招拍掛中,復墾券也將進入實際用途。顯然,這種做法能使宅基地活起來??偨Y起來,這個技術性創新有許多好處:有利于優化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激活農村生產要素市場,加強貧困地區內生動力和活力,實現土地權益化,為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提供更大支持;有利于加大房地產市場土地供應量,平抑房價,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復墾券是個新生事物,其 效果尚需觀察。但總而言之,在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方面,需要思路創新。
農業產業方面,走出去格外值得重視。中國是人均土地資源稀缺的,需要整合全世界農業資源。
泛農業類海外收購近幾年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潮流,此類案例也已經有不少。 案例如光明食品收購多家海外公司的股權;雙匯國內收購全世界豬肉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鵬欣集團收購新西蘭克拉法牧場以及新西蘭南島的Synlait牧場。鵬欣集團旗下大康農業并擬與天堂硅谷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為50億元的國內農業產業并購基金,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求精良農業產業資源、技術項目。
這些收購著眼點有所不同,但都指向整合全世界農業食品資源。中國是一個糧食弱平衡的經濟體,同時面臨不少食品可靠問題,這些大規模海外并購,具有重要意義。
從總體來看,中國農業資源稟賦不足導致海外并購勢在必行。目前中國的土地自給率唯有80%,在農業資源超載運行、環境代價高昂的條件下,只能滿足國內90%的谷物、油料等農產品需求。據專家測算, 如果從國內市場進口10%的國內農產品需求,相當于用國外農業資源補充20%的國內耕地資源。從食品可靠和食品企業運營能力來說,海外收購精良項目也是以全世界資源對接中國市場的戰略之舉。